记者了解到,截至2010年6月底,内蒙古自治区(以下简称内蒙古)风力发电并网装机容量已达761万千瓦;年发电量98亿千瓦时,居全国首位。预计到今年年底,内蒙古风力发电装机总量有望突破1000万千瓦。与此同时,不断增加的发电量,与现有输出能力的差距越来越大,为草原风电谋求出路已成为非常紧迫的现实问题。
资源优势成产业优势
日前举行的“2010内蒙古风力、太阳能发电产业暨电力工业博览会”传出消息:内蒙古目前风能资源总储量约为8.98亿千瓦,其中可开发利用风能资源储量为1.5亿千瓦,占全国可开发利用风能资源总量的一半。内蒙古风能资源具有分布广、品质优、稳定性好、连续性强、无破坏性台风和飓风、风能利用率高等特点。
内蒙古大容量并网风电机组的发展始于1989年,于2005年以来快速崛起。广袤草原上掀起风力发电投资热潮。 近年来,与风电场建设配套的风电设备制造业抓住市场机遇,也得到较快发展。实际运行数据表明,内蒙古风电设备年平均利用时间达2678小时,达到了全国乃至世界的领先水平。
记者了解到,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进步,风电机组的制造成本和项目开发成本不断降低。现在世界上建设风力发电的单位造价大约为1万美元/千瓦,我国风电的初始投资也从1994年的约1.2万元/千瓦降低到现在的8000元/千瓦~9000元/千瓦左右,降低了25%~33%。目前,风电机组造价仍约为燃煤火力发电单位造价的两倍以上。
发出电却送不出去
好风也得凭借力。内蒙古不断增加的发电量,与现有的输出能力差距越来越大。据悉,目前整个蒙西电网共有两条500千伏东送华北的对外输电通道,输送能力虽有430万千瓦,但高峰为390万千瓦,低谷250万千瓦。也就是说,送电量为白天390万千瓦,后半夜则只有250万千瓦。在后半夜受限的,恰恰大部分是优质的风能资源。
据称,电网并不愿大规模接纳风电,原因是多样的。某集团负责人认为:“目前真正制约其风电接入电网的,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,而是涉及到行政管理、产业发展以及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。”
他说,运用坚强智能电网有望改善风电调峰能力不足的劣势,而发电企业在技术上改进提高也已经具备条件。但对于电网公司而言,风电要靠火电来调峰,得调别的企业的电,这就涉及协调各种关系,电网、不同的发电企业之间都有各自的利益和难处。风电接纳困局的真正解决之道在于“电网规划要跟上,在国家政策上应把电网公司的积极性调动起来”。
国家电网最新传出消息:在“十二五”期间,国家电网将规划建设两条内蒙古风电输电线,共1200万千瓦。一旦建成,更多草原风电将可并入华北电网。但也有专家对此并不乐观:“一个风电场最快两个月就能建好,而电网从规划审批到建设,则要持续多年,远水解不了近渴。”
来自:国资委
|